赵丽宏:孔另境的眼睛

分享到:

赵丽宏:孔另境的眼睛

2024-10-18 18:14:03 来源:中国新闻网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  

我五次去乌镇,孔另境纪念馆,我去了三次。2007年开馆之初我去过一次;前几年一个人来乌镇我又去过一次;今年是孔另境诞辰120周年,我第三次走进孔另境纪念馆。每次都非常感动,每次都有新的感受。

在纪念馆里,我久久凝视孔另境先生那幅大照片,还有他的雕塑。我发现,孔另境先生的眼睛是那么明亮有神。这样明亮、清澈、刚毅的目光,是我们很少见到的。我从孔另境先生的目光里看到他的一生。

孔另境先生是一个很不一般的文化人。他的身份很多,他是一个作家,是一个出版家,是一个教育家,他也是一个革命家。但我想他有一个更重要的身份:他是一个理想和真理的追求者,他一生都在寻找,追求他的理想。他就像一个殉道者。所谓殉道,就是为追求真理而献身。孔另境先生是一个资格非常老的革命者,一个早期的共产党员,有很显赫的革命经历,但是他这样的经历,这样的追求,没有给他带来荣华富贵,带给他更多的是苦难。但是苦难并没有压垮他,也没有改变他,他一直是用这么明亮、清澈、刚毅的目光关注着世界。面对着这样的目光,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自己——你是怎样的人?你做得怎样?面对这样的先贤,我们应该怎样?

孔另境先生是一个执着倔强的真理追求者。在是非颠倒、黑白混淆的时代,他坚持着自己的信念,没有改变自己耿直倔强的性格,不屈服于逼迫和强权。在最危难的时候,他也敢于站起来抗辩,非常难能可贵。那时,很多知识分子都是默默的忍受着苦难,不说一句话。也有人随波逐流,言不由衷,甚至卖身求荣。我知道上海有一个老艺术家很了不起,就是音乐家贺绿汀,在上海杂技场的万人批判会上,面对造反派的污蔑和责难,他不断昂头抗辩,在当时是罕见的例子。孔另境先生也是这样。他受了那么多苦,遭了那么多难,但是他没有放弃他的追求。我读过孔另境先生留下来的文章,他的著作不算很多,他写杂文也写散文。鲁迅先生是他的老师,茅盾先生是他的姐夫,他跟那个时代的文学大师有很多交往。他的同学中有戴望舒,有施蛰存,都是一代大家,他其实也是他们中的一员。他历尽磨难,但是我们在他文字里面看不到抱怨,他还是非常坚定清晰地表达他的思想,他的散文中更多的是流露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爱,对人的爱。孔另境先生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贤和前辈,一个优秀的作家,一个正直的思想家。

乌镇出现了这样优秀的人物,家乡的人们没有忘记,做了这么好的纪念馆。2007年到现在十几年了,孔另境纪念馆依然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地方。在这清澈的流水边,不断有人来看他,来了解他,了解乌镇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正直刚毅的了不起的人物。那日在孔另境纪念馆的门厅前,我看到孔另境先生的七个子女,他们排成一排面对着父亲的照片和雕像,一个一个轮流对父亲说话,表达自己的心情。孔另境先生如果在天有灵,他一定很欣慰。他会看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,大家没有忘记他。他会看到亲爱的儿女们。孔另境先生的子女,都已年过七十八十了,身体都很健康。我发现,孔家的兄弟姐妹,目光中都有他们父亲的这种神韵,他们的眼睛都像父亲一样明亮清澈。他们怀念自己的父亲,知道父亲最珍贵的,最值得学习的,最应该让这个世界记住的是什么。孔海珠和孔明珠为父亲写了不少文章。传承弘扬先辈的精神,要靠文字的记录,也要靠一代一代人的心口相传。孔另境的儿女们正在这样做。

作为一个后辈,作为一个写作者,在我心里,孔另境先生是乌镇的骄傲,也是我们所有文化人和写作者学习的榜样。(赵丽宏)

【编辑:叶攀】
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国内新闻精选:

换一批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评论

顶部